发源于德钦县佛山乡澜沧江江以西,据丽江中草药记载,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之功效,临床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、腹痛、咽喉疼痛、解食物中毒等症状;但是因气候影响,老白新需求旺盛挖掘过度,又因其生长环境条件极其苛刻,只能生长于海拔2700—3000米左右的地方,成熟周期长需要3—5年,导致濒临灭绝。为了保护雪苷一直传承下去也为了保护生态,当地农民决定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开始人工育苗,经过长达8年的不断摸索,终于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模化种植体系。
在雪山顶峰生长有一种植物,独独在积雪深寒中生长,数年方长成,当地藏民以此为良药,用以驱寒散毒,治疗咽喉肿痛,提升醒脑之用。
藏药典籍记载:"大寒之地,冬夏积雪,春夏不散,雪间有草,独茎生长,性味微甘。唯圣山独有,5年产数株,峰顶者为第一。可提神醒脑亦可驱寒散毒,对慢性咽炎有奇效。"